李白的<行路难三首>其一
郑文(讲解)
发表于京江晚报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今译
闪亮的金杯斟满昂贵的美酒,美丽的玉盘端来精制的佳肴。可是我放下酒杯,撂下筷子,一点也吃不下去,拔出剑来,举目四望,心绪茫茫然。人生的道路为何如此艰难?我想渡黄河,偏偏流冰塞满;我要登太行,偏偏大雪封山。我想起曾在渭水钓鱼的吕尚,后来得遇周文王;又想起受聘商汤之前的伊尹,曾梦见乘舟在日月边航行。我的机遇何时到来呢?行路难啊,行路真难!这么多的岔路,我该走的路在哪里?总有一天,我会像南朝宋的宗悫(读“却”)所说的那样:挂起云帆,横渡沧海,乘长风破万里浪。
讲解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巴尔喀什湖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离开四川,游历各地。天宝初年,经人推荐到长安,受到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但为权贵所不容,屡遭谗毁,仅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离京。这首诗就是此时所写,反映了他当时郁闷、激愤,而又仍然期望得到重用,能够大展宏图的心情。安史之乱发生后,他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军队,希望为平乱出力。后来,唐肃宗消灭其弟李璘,李白也获罪下狱,第二年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三年后死于安徽当涂。李白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语言朴素自然,人称“诗仙”。
头两句极写美酒佳肴之价值昂贵,是为了反衬下文的“不能食”和“心茫然”。“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的连用,通过动作写出了愤懑的心情。“直”同“值”。接着就用两个比喻来形容行路之难,当然“行路”本身也是一种比喻;再用两个典故来暗示自己心犹不甘,当然这两个典故是时人熟知的。最后四句是情感的爆发,既呼喊出歧路彷徨的苦闷,又表达了积极进取的决心。
此诗明显受到南朝宋著名诗人鲍照的影响。鲍照有《拟行路难》共16首,现在我把其中的第5首介绍给大家:“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读‘叠谢’:小步走路,往来徘徊。)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诗的文字很通俗,希望读者自己把它弄懂,然后再把它与李白的诗对比一下,看看谁写得更好些。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