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说<芦花>
张茂昌
江苏省东海县桃林中学教师
发表于<中学语文园地>
《芦花》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它以东京郊区的河海为背景,以秋天的芦洲和茫茫一片的 “芦花之雪”为描写对象,巧妙地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现实感受凝聚在景物描写之中,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德富芦花(1868—1927)原名德富健次郎,早期从事翻译、创作,但未引起社会重视。直到1898年,他的家庭小说《不如归》发表后,才一跃而成为日本的著名作家。《不如归》描写了一位妇女的悲惨命运,人物刻画细腻,语言通俗易懂,且触及到日本社会的基本问题,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德富芦花崇拜托尔斯泰,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武器抨击日本帝国主义,他的长篇小说《黑潮》就是揭露伊藤博文等人把持、操纵的黑暗政府的。
德富芦花的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故日本文学史家称他为日本社会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在《芦花》这篇文章里,我们就可看出他的这种“执人道主义,因循自己之社会主义”、热爱民众、“同情弱小”的思想。(《黑潮·代序》)
芦花,圆锥形状,白色花序,普普通通,平淡无奇。从观赏角度看,的确不能和姹紫嫣红的奇花异卉相比。因此,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说:“芦花没有什么看头。”这话引起了德富健次郎的反感。他说:“我独爱这个没有什么看头的芦花”,并决然以“芦花”作为自己的笔名。这并非他的一时冲动,而是受托尔斯泰等激进的小资产阶级进步作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在时代的变革中,德富芦花逐步看清了人民大众的力量。他热爱人民,同情弱小,情愿与普通的日本人民为伍,甘做一株为上层统治者所不齿的芦花,融在茫茫的“芦花之雪”中。这里,作者托己所爱之物,言胸中之志,立意深刻新颖。
描写芦花,作者避开了单株芦花的刻画,而注目于芦洲上数不尽的聚拥在一起的芦花群体。在辽阔河海背景的衬托下,茫茫一片的芦花洁白如雪,簇合涌动,雄壮而富于力度。从远处望去,蓝天、白花、碧水,构成一幅色彩明丽、意境清新的独特画面,衬得芦花更美丽、更潇洒、更诱人!谁说“芦花没有什么看头”?作者借芦花之景,抒发了蕴蓄在胸中的激情,吐露了心曲。
描写芦花之洲,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退潮时,“露出满是小孔洞的干沙滩,带有泥巴的芦根处有小螃蟹在爬着”;满潮时,两三里长的芦洲与河海相连相通。远处,帆影点点,渔歌频传;近处,“一望无际的芦花在水上映出倒影”。作者借助海潮的涨落,写出了芦洲情状的变化,旨在刻画芦洲的壮丽、辽阔和芦花的“一望无际”。
作者通过对芦花之景的描写,让读者体味到“没有什么看头”的大自然中的芦花,却有着温室娇花所无法相比的美。它的平凡,它的众多,它的旺盛的生命力,无不体现着一种雄壮的美。在作者笔下,芦花成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象征,其中也隐含着作者的“自我形象”,即以芦花自比,甘做一株芦花的形象。
结尾的叙写很耐咀嚼。施暴者的“一发枪声”及其“无边无际的芦花在风中簌簌作响”等情境暗示着什么,象征着什么,大有回味的余地。
《芦花》全文不到600字,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蕴涵丰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些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附:原文
芦 花
[日本]德富芦花
“芦花没有什么看头。” 清少纳言这样写过,而我独爱这个没有什么看头的芦花。
在东京近郊,从洲崎到中川河口江户河口之间,有一片芦洲。秋天的时候,从品川新桥之间的汽车窗口远远望去,沿洲崎向东海,茫茫的一片,就是芦花之雪。
一天,经过堤上向中川走去时,堤上的狗尾草开始是没膝高,渐渐地没了腰,最后混杂着芦苇的狗尾草高没了人头,近在咫尺,什么也辨别不清。信步沙沙地走去,忽然撞上了什么,一下子摔到了,对方也呀地喊叫了一声。仔细一瞧,原来是扛着鱼竿的渔夫。
再往前走,堤上狗尾草、芦苇逐渐稀疏,可是堤外东西两三里茫茫一片,几乎完全是芦花之洲。往远处眺望,看见洲外有一条碧绿带和帆影,才知道是海。一条水路把芦花丛分开,弯弯曲曲伸向大海。在退潮的时候,一望无际的芦花在水上映出倒影,意外地从四周传来渔歌和摇橹声。
芦间不仅是鲻鱼、鰕虎鱼、虾等愿意栖息的地方,就是苍鹭、鹬鸟等也把这里当作隐身之所。
我站在堤上,刚要休息,听远处一发枪声,鹬鸟、百舌鸟顿时大吃一惊,一边鸣叫,一边振翅飞起,从我头上飞驰而过,猛地入芦花丛中去了。然后是一片寂静,只有无边无际的芦花在风中簌簌作响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