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浅赏
张茂昌
东海县桃林中学教师
《三峡》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 江水》。
在《水经注》中,作者征引了很多歌谣、神话、词赋,记载了一些风俗民情及河流所经地区的矿藏、盐井、温泉、火山等,极大地丰富了《水经》的内容,成为一部颇具特色的地理学著作,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本文以凝练的文笔,描绘了三峡东西700里高山夹峙、急流汹涌、清荣峻茂的风光。
第一段写山,着重写山之“高”,却不着一“高”字。文章先从正面描写,说三峡两岸都是紧连的群山,重叠陡峭,一无中断。然后从侧面烘托,说那儿白天除了中午,就看不见太阳;晚上除了半夜,就看不见月亮。这样,就非常形象地突出了岸山之“高”。
第二段写夏水,着重写水之“疾”。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了山陵,往来的船只都被阻隔了。但有时朝廷的文告急于下达,船只常常是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那段路程有一千多里,即使骑上骏马,驾驭迅风也比不上它快。作者用衬托手法,通过船行之速的描述,反映出夏天江水凶猛迅疾之势。
第三段融合春冬两季景色,着重写“趣”。那时节,水退潭清,山峰峻峭,沿岸草木,葱茏茂盛。色彩搭配和谐,相映成趣。和夏水暴涨相比,景象截然不同。作者用直接描写的手法,精雕细刻,使景物格外传神。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是急流之水,“素”是白色,用它来描写急流的水色,非常确切;潭水深邃,波澜不兴,用一“绿”字形容,十分恰当。清流如镜,两岸景物倒映其中,显得秀丽动人。写“悬泉瀑布”,用“飞漱”形容其似雨非雨、凌空飞泻,神态生动逼真,犹如一轴工笔山水画。
第四段写秋天景色,着重写“寒”和“肃”。作者先从所见下笔:有霜的早晨,秋风瑟瑟,落木纷纷;涧中水落石出,断岸千尺;林中一片寂静,分外凄凉。“寒”“肃”之象毕现无遗。接写所闻:猿猴居高长鸣,悲哀婉转,相连不断,其声远扬。最后写渔歌。作者从侧面尽情渲染,用语虽少,却烘托出一个凄冷清寂的气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三峡》是一篇精致优美的散文,其主要特点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采用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另外,全篇多用四字句,读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