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春望>
郑文(讲解)
发表于京江晚报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an,读第一声)。
今译
国都沦陷,纵然山河犹在,早已面目全非;城池残破,尽管春天来临,唯余荒草遍地。花儿虽然开了,却因生当乱世而流泪;鸟儿忽然飞起,犹为失去伙伴而惊魂。在这烽火连天的春深三月,久违的家书真是价值万金啊!愁得我不断地挠头,这日益稀疏的白发,简直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
讲解
公元756年6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7月,杜甫把家小安顿在鄜(读“夫”)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自己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押回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故未被囚禁。这首《春望》,即写于次年三月。
题为“春望”,自然要从所见写起,那么杜甫所看到的又是什么呢?山河依旧,可已经换了主人;满城春色,却给人荒凉之感。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短短十个字,写出满目的凄凉,写出无尽的悲伤,是典型的情景交融,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感时”、“恨别”两句,我解释的是“花溅泪”、“鸟惊心”,“流泪”和“惊心”的主体是“花”和“鸟”,这就是“移情于物”,把花和鸟都拟人化了。还有一种解释,“流泪”和“惊心”的主体是杜甫:杜甫看到花开想到国破家亡而流泪,听到鸟鸣想到妻离子散而伤心,这就是“触景生情”。前后主体不一样,表现的情感却完全一样,所以两种解释都可以。第三联完全写实,却极朴素、极准确、极生动地道出了一种人人都能深刻体验的情感:如果你在战乱中与家人长期隔绝而久盼音讯不至,你心中的痛苦和焦虑,你对“家书”的盼望之情又当如何?这种人人心中都会有的感受,一旦被杜甫如此精当地表达出来,大家当然就立刻被感动,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了。从此,“家书抵万金”就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最后一联,在万般无奈中收篇,也是当时实情的生动写照。热爱国家,眷念亲人,正是杜诗中最感人的内容之一。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