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郑文(讲解)
发表于京江晚报
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读“亲”,被子。)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读“浊”,动词“穿”的意思。)。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今译
狂怒的北风卷地而来,枯脆的秋草都被吹断了,这北方边陲的天气呀,竟然在八月就大雪纷飞。就好像忽然之间刮了一夜春风,那千树万树的梨花都灿烂地开放了。片片飞舞的雪花穿帘入户,沾在帷幕上转眼消融;天气这么冷,穿着狐皮的衣服也不暖,盖着锦缎的被子也觉得单薄。将军们手冻得连角弓都拉不开,那冰冷的盔甲谁也不想穿。你看那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你看那阴沉的天空,浓云密布。就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主帅的营帐中正在为要回京城的武判官饯行,传来胡琴、琵琶和羌笛的演奏声。时近黄昏,送客走出军营门,外面依然是大雪纷飞,寒风凛冽,那营门上的红旗竟然冻得死死的,风都吹不动了。送客送到轮台的东门,是分手的时候了。唉,你这回去的路该怎么走呀!眼见得大雪封山,连路都看不见了。目送着客人远去,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山后,只在雪地上留下一行寂寞的马蹄印……
讲解
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祖国边疆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气势豪迈,语言变化自如。
即以这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而言,简直就是一首神奇的白雪赞歌。全诗的社会内容是送武判官归京,但真正的主角其实是祖国边陲的八月飞雪,对白雪的描写贯串全篇。作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题目上加了一个“白雪歌”,这才名副其实。
首先,诗篇以北风“开道”,引出“飞雪”登场。而这场漫天的飞雪,竟然是在本该天高气爽的金秋八月来临,这就是“胡天”的奇特之处了。对于许多南方读者来说,“八月飞雪”实在有点难以想象,于是作者灵感突发,居然写出一个极奇、极像、极美的比喻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拿南方春光明媚梨花盛开的景象来形容边陲的雪景,所以说“极奇”;梨花盛开时也是一团一团的,把树枝都压低了,看上去雪白耀眼,所以说“极像”;以春喻冬,以花喻雪,令人赏心悦目,所以说“极美”。
在用四句诗画出一幅壮美的室外雪景图之后,诗人又以细腻的笔法把雪花引进室内,“散入珠帘”,融“湿罗幕”,接着再写室内人在严寒突如其来时的感受:冷得不得了,手冻得拉不动弓,那盔甲更是冰冷,连碰都不想碰。
然后又写室外,只见广阔无垠的冰雪世界(“阑干”是“纵横交错”的意思。),阴沉惨淡的万里云天。着一“愁”字,既是有感于天气的恶劣,更点明了对友人的难舍之情。中军帐内,传来急管繁弦的乐曲声,传达着主人对归客的心意。这里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不说奏乐,只罗列“胡琴琵琶与羌笛”,就很自然地激发起读者对乐曲演奏的想象。
下面就主要写送客了,但还是紧紧地扣着雪来写:出辕门暮雪纷纷,东门外雪满天山,客去后雪地留痕……其中又有一处神来之笔:“风掣红旗冻不翻”,此情此景,没有那种独特的经历和细致的体验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