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名城盛事"续"华章"__记"镇江市中小学生写作节"

洪蒲生

本文入选<第七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在万里长江与千年运河相约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长江奔腾澎湃的气势,融合着运河波光潋滟的温情,孕育出这座城市刚柔相济的灵魂。数千年春去秋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承传着意气风华,续写着锦绣文章。

尤其是在六朝时期,时称“京口”的镇江,更处在当时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带,其才人之众,文风之盛,更趋辉煌。齐梁时代,“世居京口”的刘勰(约466年前后—约538年前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对此前一千多年的文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其内容之博大精深,令鲁迅赞之曰:“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而早已为镇江人民家喻户晓的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也在那时编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到唐代,士人几乎无人不读,连“诗圣”杜甫也叮嘱其子要“熟读《文选》理”;直到宋代,还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流传。

这两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的名著,像强磁场一样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来学习钻研,于是产生了为学术界公认的两门独立学科:“文心学”和“文选学”。作为“文学双璧”诞生地的镇江,自然对这两门学科的研究更加情有独钟,当仁不让。为纪念刘勰及其《文心雕龙》,镇江市在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建设了“文苑”和“文心阁”;并与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合作,在镇江市图书馆建立了“中国《文心雕龙》资料中心”;又于2000年4月,在镇江举办了《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有关闻名遐迩的昭明太子“增华阁”和“读书台”的历史传说,竟如春风化雨一般,给镇江人民带来一桩前所未有的“盛事”,造就了一个洋溢着浓郁文化气息的“节日”,这不同样也是拜两位文学大师所赐吗?

好像预见到后世将有如此盛况,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谆谆教导我们:“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沿根讨叶,思转自圆。……故宜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文之司南,用此道也。”把他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初学写作文章的童子,必须先学习写作典雅风格的文章,顺沿着它的根本去探讨它的枝叶,这样文思的运转自然圆通。……所以学习写作应当摹仿典雅的风格来确定学习的方向,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锻炼写作才能。作文章的指南针,运用的就是这个原则啊!”(龙必锟译文)而萧统,则在他的《文选序》中,留下了“踵其事而增华”的名言,这也是希望我们“继承前人的事业,使之更加美好完善”(《辞海》解释)的意思。

正是缘于如此深厚的文化渊源,早在1988年,一个由镇江日报社主办,以“增华阁”冠名的全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首次举行。到去年,这项赛事已经连续举行了19届,今年即将举行第20届比赛。参赛的人数“与年俱增”,去年已近4万,其中包括1000多名扬州市中小学生。每年比赛启事一见报,学生踊跃报名,老师认真指导,家长积极支持,真是情也殷殷,意也切切;到了颁奖之时,更形成一种“满城争说‘增华阁’”的热烈氛围。于是,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作文大赛,就被群众誉为“名城盛事”;而广大中小学生则把它当作一个欢乐的“写作节”,每年都高高兴兴地去赛场运思抒怀,比试一番。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作文比赛,竟能达到如此规模,迎来如此盛况呢?分析起来,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吧。其一,是面向社会的“开放性”。赛事是由新闻媒体面向全社会举办的,由于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不仅吸引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参与,而且得到了家长和全社会的支持,由此也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效应。其二,是来者不拒的“群众性”。凡本市中小学生(小学三年级以上),只要愿意,均可参加,不限条件,无须选拔,这就为所有中小学生构筑了一个平等参与和竞争的平台,这种比赛的涉及面之广和影响力之大,是只选少数尖子进行比赛所无法比拟的。其三,是作文水平的“真实性”。由于比赛的方式是当堂命题,限时作文,而且参赛的人数众多,所以它所表现出来的学生作文水平更加真实,既能产生一些高质量的作文,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全市中小学作文的宏观状况,为研究和改进作文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其四,是阅卷程序的“公正性”。赛后将试卷按赛场密封装订,由资深语文教师和新闻工作者认真审阅,反复斟酌评奖。获奖名额按试卷总量的百分之十大体平均地分配到各赛场,在百分之十的获奖试卷全部选出以后,再完全根据质量要求,从中挑选出十分之一的一等奖和十分之二的二等奖,余下的十分之七为三等奖。这个评奖办法,既保证了一二等奖作文的质量,又照顾到三等奖在面上比较均衡地分布,程序公正,结果公平。其五,是多种奖项的“激励性”。每次大赛都有百分之十的参赛者获奖,三万多人参赛,获奖者就达到三千多人。从2004年起,又在各比赛组设立了一个最高等级的金奖。此外,还设立了“增华阁”奖学金,近几年还举行了多次获奖作品朗诵会。除了在镇江日报上选登获奖作品之外,从1995年起,每年都编出一本“增华阁”大赛文选,发给每一位参赛者;到2006年,又正式编辑出版了《“增华阁”作文大赛历届作品精选》,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以上激励措施,都有效地调动了中小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一次性的作文比赛中,其作文水平虽然与学生的语文基础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也受考题、参赛者个人经历、临场发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成绩好的学生固然获奖的机会较大,但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同学也有获奖的机会。这就如同足球比赛中弱队往往也能赢球一样,这种“偶然性”使足球比赛更具竞争性,也更富戏剧性,成为足球运动吸引最多参与者的重要原因。这个道理,对于教学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相对差一些的学生总是“必然”地陷于失败,那就会使他们失去信心和勇气;如果他们也有获胜的机会,那对他们肯定是极大的鼓舞,甚至有可能成为从此发奋图强的起点。事实上,这也正是“增华阁”作文大赛能够吸引万千学子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六,是比赛本身的“轻松性”。对学生来讲,这个比赛与压力较大的考试和升学无关,只需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用两小时去做一篇作文。获奖固然可喜,不获奖也得到了一次锻炼,所以参赛者的心态放松愉悦,有时反而能够较好地展显个性,发挥才能。因此可以说,“增华阁”作文大赛就类似于一种“群众性的健身长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支持了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并且在全社会促进了母语的学习和运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正因为如此,“增华阁”作文大赛已在2005年被评为“镇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之一。

当然,对一项作文赛事来说,命题是带有导向性的关键问题。所以从第一届开始,大赛就确定了如下的命题原则: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体现时代精神;不出偏题怪题;每个竞赛组都出3至5道题,供学生选择;题型要多样,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多向思维。20年来,除了本市一些资深的语文教师参与过多年的命题工作之外,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苏州大学文学院的王家伦、汤哲声、刘祥安等几位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黄玉峰,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等人都曾为大赛命题。从2000年到2004年,还创造性地实行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题的办法,吸引了各界有兴趣的人士踊跃参加,每次都能征集到数千道赛题,然后由专人从中挑选酌定,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而整个征题过程也在社会上进一步扩大了赛事的影响。

19年来,莘莘学子写下了数以十万计的文章,作者虽然都是初学“雕琢”的“童子”,但他们的文章中却充满了刘勰和萧统当年无法想象的新鲜内容和时代精神。而在一次次的作文练习中,孩子们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地学习并实践着两位文学先贤关于写作的一系列教导。事实上,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一下刘勰的《文心雕龙》,去读一些《文选》中的名篇,我们就能体会到作文至少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孩子们的作文当中都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

第一,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萧统在《文选序》首段考察文章的起源和发展时,就点明了文章“随时变改”这样一个重要特征;而刘勰则在《文心雕龙》的《时序》篇中进一步强调“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其含义就是:“文章的变化充满了当世的思想感情,文学的兴盛与衰废和时代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龙必锟译文)他们两位所讲的“时”,实际上就是指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思想感情。翻开《“增华阁”作文大赛历届作品精选》,镇江市近20年来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有些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宝贵的历史记录。比如说,改革开放中农民走向富裕的过程和社会反响,90年代初在抗洪斗争中牺牲的周宜顺烈士的感人事迹,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中的计划生育问题,中学生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见闻和感想,“城市客厅”等重大建设项目的竣工及其影响,“非典”时期本市医护人员忘我参加战斗的情景,乃至名城山水胜地、特色小吃的文化内涵等等。这些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不仅闪耀着时代光彩,而且充满了乡土气息。

第二,作文是思想的提炼。刘勰说:“立文之道,惟字与义。字以训正,义以理宣。”他的意思是说:“写作文章的原则,在于运用文字和明确文义。文字靠训诂来正确理解,文义靠道理来宣通表达。”(龙必锟译文)刘勰所说的“明确文义”,主要也就是指文章的“立意”。正如唐代杜牧所言,“文以意为主”,“立意”的好坏是文章成败的关键。而“立意”好不好,就要看我们的思想是不是正确、深刻,是不是具有独到之处了。毛主席说:“多想出智慧”,刘勰说:“纷哉万象,劳矣千想”(龙必锟译文:“纷繁啊万种事物的现象,劳累啊作文的千思百想。”),都是要我们在运思作文的过程中通过多向思维提炼出思想的精华。在2004年第17届“增华阁”大赛中,丹阳市实验小学三(7)班的单佳欣所写的《刘翔大哥哥,你真棒》获得了金奖。小作者在文章中,始终扣住了“肤色”的较量:一开始,就突出了刘翔的“黄皮肤”;接着写了爸爸的介绍,说从前在短跑项目中几乎都是黑人包揽冠军;然后是刘翔自豪地反问:“谁说黄种人不行?”;最后是小作者的结论:说刘翔“创造了一个黄种人跨栏的神话”。这样一来,围绕着有关“肤色”的议论就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像一根红线贯串全文,有力地反驳了某些人看不起黄种人的谬论。一个初学写作的“童子”,就能以一种明确的思想统率全文,做到“义以理宣”,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作文是情感的抒发。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明确主张“为情造文”,坚决反对“为文造情”,并且指出:“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他的意思就是:“为抒发思想感情而写文章的就能写得扼要精练而且写得真实,为了写文章而虚造思想感情的就会把文章写得过于华丽而烦乱讹滥。”(龙必锟译文)在1991年第4届“增华阁”作文大赛中,镇江市京江职中幼二班的谢莹写了一篇《我爱这多情的土地》。作者是北方人,她在这篇抒情散文中,通过对镇江丰富历史文化的逐步了解,更通过对1991年抗洪斗争的现实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自己对第二故乡的情感转变过程。由于是在真实感情的基础上作文,所以这种转变令人信服;又由于作者的感情自然渗透在全文的字里行间,所以自有一种真诚感人的力量。有些同学作文喜欢直接而抽象地抒情,往往倾全力于语言的华丽,用很多的形容词,结果读者并不能理解,更不会感动。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事实的支持。我们常用“事情”这个词语,没有相应的“事”,这“情”又从何而来呢?在1995年第8届“增华阁”大赛中,镇江市中山路小学的吕梦写了一篇《我恨日本鬼子》,文章也写得很好。为什么一个从未见过日本鬼子的娃娃,能够把对日本鬼子的恨,写得比一般孩子更加深刻有力呢?就是因为小作者的姥姥是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对日本鬼子有深仇大恨,经常给她讲抗日故事;小作者的妈妈又曾带她去故乡长春,认真参观了伪满皇宫和反映日寇罪行的展览,这些都强化了小作者痛恨鬼子的情感,而她则在文章中把这种情感成功地表达出来了。

第四,作文是想象的放飞。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作文的构思,它神奇的想象可以不受约束,飞得很远很远。只要寂静地凝神沉思,思绪便可以联接上千年以远的事物;悄悄地动容改颜,视线便能够通达于万里之外的情景。”(龙必锟译文)所以,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想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想象也不是凭空产生,不能乱想一气;想象终究还是植根于现实,想象的双翼,也许可以归结为知识和语言。知识越丰富,想象起飞的平台就越高远;语言越丰富,想象的发展和表达就越多彩。在《“增华阁”作文大赛历届作品精选》中,就有不少作品显示了少年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题为“动物王国的选美比赛”、“最美丽的色彩”、“小老鼠救大象”的一些作文中,就有不少小作者通过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为我们演绎出鲜活有趣的故事;在《写在20世纪的“留言本”上》这篇作文中,镇江师范的陈菊萍,身处20世纪末的“增华阁”赛场,却别出心裁地给生活在21世纪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在另一篇同题作文中,大港中学的邹轶,则通过一个外星人的奇特视角,就20世纪地球所面临的“战争”、“环保”、“人口”等问题大发宏论;而在《难忘九七》这篇写香港回归的作文中,来自丹阳六中的作者张春湘,竟然把叙述主体“我”异化为一个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的秦俑,穿越20个世纪的历史烟云,来透视1997年的香港回归。这些都可以说明,想象力正是形象思维的灵魂,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能力之一。

第五,作文是美感的追求。主张“言以文远”,追求“形文”、“声文”、“情文”之美,同时也强调“文附质”与“质待文”(即“文采要依附于一定的内容”与“内容要靠文采来表现”——龙必锟译文)的辩证关系,这些论述是刘勰《文心雕龙》的基本观点之一。而《文心雕龙》本身,就是值得我们玩味欣赏的美文。在《“增华阁”作文大赛历届作品精选》中,朝气蓬勃的阳光少年们也表现出对美的强烈追求。丹阳师范附小四(1)班陈阳写了一篇《我是一棵美丽的树》,在这篇文章中,她有条不紊、由表及里地描写了一棵树的外在美和心灵美:先是赞美这棵树的外形;然后结合春天写它善良的心地,结合夏天写它无私的奉献,结合秋天写它对失去美丽的担心,结合冬天留给它一个美好的未来。小作者运用第一人称,使自己和树融为一体,设身处地地体会,感同身受地描写,既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又反映出孩子纯朴美好的心灵。当然,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都离不开语言美,请看镇江中学谢润宜所写的《帆,只有挺起胸膛才有力量》。这篇文章的题目,本身就算得上一首小诗,它当然也就要求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具有诗意美。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谢润宜是怎样演绎题中之义的吧:“穿越了太平洋的浩瀚后,我,一只小帆,在那个夏天漂泊到了一片陌生的海洋。组成海洋的水便是金发碧眼的人流,波则是人们迥异的语言和生活方式,而最让我措手不及的是海浪——因意识形态的差异而给我以威逼感的思想狂澜。”作者用一系列精当的比喻,构建起意象生动的画面,来形容她作为中学生使者访美的一段经历,不仅语言本身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也为下文的具体展开进行了精彩的铺垫。

第六,作文是个性的表达。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还提出了“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的重要观点,意思就是说:“各人的文章都以自己的本心——个性为老师,所以就像每个人的面孔千差万别一样。”(龙必锟译文)这个论断正如西方美学中所谓“风格就是人”和中国成语之“文如其人”一样,都强调了个性表达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学习写作当然也包含着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方式。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初期,自然求同思维会多一些,老师会把一些基本要求告诉他们,授之以“规矩”,并提供一些“范例”,这些都是在帮助他们“求同”。但同时,从初学写作开始,老师们也会告诉学生:写文章是一种极具个性、极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写文章“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写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并要努力写出自己的特色,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出新”,无非是反对写文章袭用老谱,搬弄套话,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用说去完全模仿别人的文章了。在《“增华阁”作文大赛历届作品精选》中,编者有意识地选入了一些同题作品,其用意就是要同学们通过比较来鉴别其不同的内容、写法和特色。比如说,在2004年的获奖作品中,书中就选了六篇《最动听的声音》:第一位作者描写各具特色的唐诗如何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盛世佳音”,第二位作者把篮球空心入网时“唰”的一声誉为“最动听的声音”,第三位作者描述了“江风弹奏芦苇”的天籁之声,第四位作者深情怀念着昔日同窗的琴声、歌声和心声,第五位作者认为因重病失语多日的外公突然说出的一句话是“最动听的声音”,而第六位作者则通过白衣天使的心愿歌颂了人间最美好的情愫。由于这六篇获奖作品的素材、写法和风格都不相同,同学们完全可以从中体会到“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的深刻道理。

以上当然只是一种通俗而简单的“释义举例”,但它已经足以说明:“文心学”和“文选学”与我们的作文教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从刘勰、萧统到当今的莘莘学子,差不多1500年过去了,我们对写文章的“得失”体会到了多少呢?“增华阁”大赛为镇江少年儿童搭建了一个学习写作的平台,对他们领悟写作的“得失”肯定是大有帮助的。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何永康先生在读了《“增华阁”作文大赛历届作品精选》后这样评论道:“‘增华阁’作文大赛已经办了20年了。它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热情地拥抱现实生活。……童年和少年的视角是了不起的,甚至是伟大的;因为,它天然,纯真,能够掏出心窝里的话!能够扫描到许多成年人看不到、看不清、看不出味儿来的生活景观,达到许多诗人梦寐以求的至高美学境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增华阁作文大赛’十分热忱、十分巧妙地呵护了这种童年视角和少年视角。它,功德无量!”

若干年来,小学一二年级的娃娃们都在盼望着走进赛场的那一天;而不少已经考进大学,甚至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参赛者们,仍然在深情地怀念着它。曾经连续七次荣获大赛一等奖,后来毕业于四川大学新闻系的张潇潇,这样描述了她对写作的认识:“我在思想,我在投入自己的感情……只有在一个自由灵魂的笔下,文章才会散溢出质的魅力。”另一位后来考取河海大学的钱进,参加过6次大赛,曾经荣获一等奖,也曾名落孙山,他这样评价“增华阁”大赛:“‘增华阁’是我人生的‘A’字,是起点和基石,让我爱上了作文;‘增华阁’是母亲,指导孩子们写作,指引着写作的方向;‘增华阁’是一本书,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而我们上面提到的谢润宜,后来考进了南京大学社会系,她则用诗的语言赞美道:“‘增华阁’,你凝聚了千年文采,幻化出镇江的又一道彩虹。”

“又一道彩虹”,说得多么好啊!就让我们的文思豪放如长江的浪涛,婉约如运河的清波;让时代的光华照亮所有的灵感;让万千锦绣华章,幻化出当代生活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吧!

(本文已编入《第七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广西桂林举行。)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