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记者的三项发明

郑文

原载镇江日报


记者这个行当容易出作家,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外国的狄更斯、马克·吐温、海明威、爱伦堡、柯切托夫,中国的刘白羽、杨朔、魏巍、杜鹏程、陈登科,都当过记者。当记者要学、要问,还要不断地写,在采访的过程中深入了社会,丰富了阅历,又在写稿中得到了经常的写作锻炼。这一切,都为从事文学创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从记者中多出几个作家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但是如果我对你说,从记者中还会出几个发明家,你会相信吗?不管你信不信,我先给你举三个例子。

1948年,一位记者在伦敦为了发稿方便买了一大张邮票。为了不把邮票撕坏,他灵机一动,用别针在邮票之间扎了许多连续的小孔。这样,把邮票一张张撕下来时就比较方便而可靠了。正是依据他的这一灵感,后来有人设计制造了邮票打孔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随军记者斯文顿看到英法联军伤亡惨重,非常难过,便建议把当时的霍尔特型拖拉机改为战车,利用这钢铁的家伙既可以保护士兵,又能向前推进。后来,就由一个水柜工厂生产这种战车,当时称“水柜”,英语的发音就是“坦克”,这就是第一代坦克的来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匈牙利记者莱兹·比洛在英国采访。为了解决发稿时经常找不到墨水的困难,他根据油性渗透的原理,采用油溶颜料,设计制造了圆珠笔。

通过一个个连续的小孔撕出整齐美观的邮票来,我看是“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巧妙运用,这种奇思妙想,似乎还大有推广的余地。而坦克的发明,则大大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在整个20世纪大显神威。至于那小小的圆珠笔,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用它呢。

那么记者为什么能有这些不大不小的发明呢?对此,我想无须去从专业知识上探讨,因为他们的发明所依据的科学道理都是稍有文化的人就知道的;需要探讨的是,这些东西为什么独独由记者发明了出来。

我认为,首先是因为他们有了很强的克服某种困难的需要:记者经常要发稿,所以才要买许多邮票,而撕邮票时很容易损坏;随军记者要随时随地发稿,找不到墨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随军记者又是与士兵们同甘苦共命运的,所以士兵们伤亡惨重对记者来说也是生死攸关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发明就呼之欲出了;而一旦灵感照亮了某种与之相关的知识和联想,这种发明也就应运而生了。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创造发明是客观需要与主观条件碰撞出来的火花,这应该是一条普遍的规律。

还有一点似乎是,这些发明都是在一种非正常的特殊情况下产生的。和平时期,到处莺歌燕舞,大概不容易发明坦克;坐在家里有笔有墨水,用完了上街再买,即使聪明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也不会忽然心血来潮,发明什么圆珠笔;至于在邮票间扎小孔,除了不得不经常撕邮票的记者,一般人恐怕也不会有如此闲情逸致的。

总之,如果生活舒舒服服,心情平平静静,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那就决不会再有任何的发明创造。那些一心要搞发明创造的科学家们,即使本已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也要到实验室去制造一个有困难、不如意、甚至有危险的小环境,否则,诺贝尔也不至于差点儿被炸得粉身碎骨。

记者的发明是这个道理,其他任何人的发明也是这个道理。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