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郑文

发表于京江晚报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今译

这长江之上来来往往的人,只知道江鲜鲈鱼的味美。请你看看那边的打鱼船,是如此惊心动魄地出没在风浪之中啊!

讲解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幼孤贫。祥符进士。做秀才时,就说过“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话,为官清正。他以文臣而兼武将,守延安时颇有威名,西夏人曾说:“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作为政治家,他的诗常有寄托怀抱、讽喻世态之作。

《江上渔者》显然是一首关心人民疾苦的诗,文字明白如话。“一叶舟”喻其小,“出没”言其险,描绘出一幅江上捕鱼的画面。诗人可谓语重心长,提醒品尝美味鲈鱼的人们,不要忘记捕鱼人的艰辛和所冒的风险。范仲淹就是这样经常地为他人着想。有一次,他在去桐庐的船上遇到了险恶的风浪,脱险后写了这样一首诗:“一棹(读‘照’,摇船工具,借指船)危于叶,傍(通‘旁’)观亦损神。他时在平地,勿忽险中人。”意思就是:当时我们的船危险得犹如风浪中的一片叶子,旁观者都感到惊心动魄。日后到了平地上,也不能忘记还有身处险境之中的人呀!这诗的立意和《江上渔者》是一样的,但比较起来,《江上渔者》写得更含蓄。

大家都知道,就文学样式而言,向来以“唐诗”、“宋词”并称,但这决不意味着,“宋诗”就可以被忽视。事实上,宋诗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的成就,都是相当可观的。在内容方面,宋诗较唐诗有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在艺术方面,宋诗也有自己的特色。总的来说,唐诗意象华美,境界悠远,含蓄而有韵味;而宋诗则在努力继承唐诗优点的基础上,有时在立意上更加注重深刻透辟。有些宋诗呈现出散文化和发议论的倾向(比如“他时在平地,勿忽险中人”之类),这就是所谓“以文为诗”。有人认为,“以文为诗”正是宋诗不如唐诗的地方,其实对此也应作全面的分析,只要运用得恰当,“文”的因素能与“诗”的意象有机结合,同样能产生很好的作品。我看,《江上渔者》就是比较好的。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