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编者评论(4):"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郑华


“心随‘嫦娥’飞”这个题目,其中的“嫦娥”加了引号,这就是两个嫦娥了:一个是古代奔月的嫦娥,另一个是去年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心”是“我”的心,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这“心”要与嫦娥共舞,要与“嫦娥”齐飞。从中土到太空,从神话到理想,从浪漫主义的激情想象到现实主义的科学分析,从平实的叙述到优美的抒情,到点睛的议论,这题目应该是大有文章好做的。

我在一等奖作品中未发现这个题目的文章,却意外地看到了一首写得不错的诗……曹雪芹在描写贾家三位小姐初次出场的时候,说二小姐迎春“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四小姐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惟独对三小姐探春,则赞之曰:“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现在借来打个比方:我见了这首诗,就好像见了探春一般,因为它的“文彩精华”,确也使人“见之忘俗”。

诗讲究的是“意象”:第一要“立意”好,第二要与具体生动的“形象”相结合,故曰“意象”,而且这种结合要达到合情合理、统一和谐,那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就创造了一个非常优美的“意象”。作者为我们所描绘的“嫦娥奔月”,简直就是一段生动的“蒙太奇”:神形飘逸,素手拂开俗尘,步履迈向明月,再加上那一眼留恋的回望……把中华民族对于大地的深情和对于太空的向往,完全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栩栩如生”,不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吗?

在诗的第二部分,作者又凭着抽象与概括的能力,继续演绎中华民族的宇宙情结,在修辞方面也颇见功底。但也许是因为时间紧的关系,语言略有点杂乱,我已作了些压缩和调整。现在,我还要建议把第二部分的头四行与后面的四行交错起来安排成这样:“当历史与神话交织/便交织出千年的期盼/当诗人与明月对视/便对视出遥远的追问/当理想与激情合奏/便合奏出无限的希冀/当文化与时空缠绵/便缠绵出悠远的韵味”。然后再接下面的“每一份期盼”等四个排比,其效果当会更好。

至于第三部分,自然是从古写到了今,写到了“嫦娥一号”的升空。这一部分写得比较一般化,甚至有点草率,显见得作者已经来不及作完整而精心的构思了。

诗很难写,因为它既需要灵感的迸发,更需要文字的推敲;诗似乎又很容易写,只要分行排列,随便押几个韵就行——但那其实已不是诗,只能称之为“顺口溜”。

所以,当我读到第三部分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探春”忽然又变成了“惜春”,是一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孩子模样了。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