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eb 多多  

"怒发冲冠"之后

郑文

发表于京江晚报


清代的陆以湉(读“田”)在《冷庐杂识》一书中写道:“史传有形容失实之语,如《史记•蔺相如传》记相如持璧却立倚柱,则曰‘怒发上冲冠’……皆描摹传神之笔。事虽虚而不觉其虚,弥觉其妙……《晋书•王逊传》袭其语而增一句,曰‘怒发冲冠,冠为之裂’,则近于拙矣。”

陆以湉认为,如果从写历史必须真实的角度来看,严格地说,“怒发上冲冠”是“形容失实之语”,因为无论蔺相如怎样生气,他的头发也不会竖起来冲他的帽子。但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怒发冲冠”的形容却能被大家所接受,不仅“事虽虚而不觉其虚”,而且“弥觉其妙”,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并不是真实的历史细节,而是一种文学的夸张。正因为司马迁能把这两方面结合得很好,《史记》才赢得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

但是陆以湉又指出,《晋书•王逊传》的作者在袭用“怒发冲冠”之后,又加上了一句“冠为之裂”,那就“近于拙”,只能令人感到可笑了。

这就是说,运用文学夸张手法也不能过度。我们在非常生气的时候会感到气血上涌,头脑发涨,这大概就是“怒发冲冠”的一点事实根据吧!因为在这方面大家有共同的感受,所以能接受这个成语;但要进一步说把帽子都冲得裂开来,那就确实走得太远了,使人不觉其“妙”反觉其“拙”了!

关于文学夸张是否“适度”的问题,历来议论不少,但这个“度”究竟该怎样掌握却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鲁迅强调的是要有一点事实根据,比如评论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他说燕山毕竟属苦寒之地,所以能这样形容;但如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是笑话。至于夸张到底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鲁迅没有说,我看也根本无法界定。李白还有一句“白发三千丈”,如果我们来研究到底是说三百丈好还是三万丈好,那大概有点“傻”了吧!

我觉得,夸张如何适度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除了要看作者的形容有无根据之外,还要看放在作品的具体情境中是否适宜,最后还必须看读者的审美感觉和欣赏习惯如何,其中包括他们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否了解和接受。我有时不禁会想,这是李白写了“白发三千丈”,咱们就叹服他的浪漫主义气魄;如果换个普通作者写出来,咱们很可能就会不以为然。


无评语:


读者的评论:



用户名:guest(临时用户) (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请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收藏多多 |